时值金品质公司成立24年之际,我们特别推出由董事长金广林教授亲自编撰的质量管理小故事系列连载,以飨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金品质公司的客户、合作者以及各方挚友。
回顾中国质量管理发展之路,自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金广林教授等一批老专家肩负质量强国之使命,不遗余力地向日本、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取经,引进全面质量管理、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管理理念、工具方法,推广与应用于中国企业。作为质量人,他们前仆后继,扎根于企业,手把手指导教授,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质量人才。
1992年金广林教授作为全国著名管理专家调入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创办企业现代化管理研究所,参与深圳国企激励机制设计与改革试点、向政府力荐设立质量奖、制定知名品牌评价标准、举办全国高层峰会推广卓越绩效模式,推动各行各业质量提升。每每回忆,这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质量人的梦想与实践,正像第一届中国质量奖个人奖获得者刘源张院士的发言:“我只说两句话,一是我干了一辈子质量,实现质量强国是我的梦;二是追求和享受高质量的生活,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梦。不圆这个梦,我死不瞑目!
愿我们继往开来,为实现中国强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写于2024年3月18日公司成立日
执笔人:金峥
1978年,经中国机械部牵头,在北京内燃机总厂(以下简称北内)与日本小松制作所合作导入日本全面质量管理TQC。本人作为机械部的质量管理七人小组成员之一,有幸参与学习和实践。
最先,在北内二分厂曲轴工段进行试点。在工段长孙春来带领下,由曲轴一班长所在的工序车间成立了第一个QC小组,一班长任组长。选题为“第三个主轴颈为什么留刀痕”。在中日双方专家指导下经过三次PDCA循环,即四段八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段和“找问题,找原因,找要因,对策计划,执行,检查,巩固,遗留”八步不断进行根因分析与制定对策。同时运用了TQC之七种工具:调查表,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图,相关图,直方图,控制图等方法,最终圆满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留刀痕问题。
现举例画因果图,又称鱼刺图。
教会一线员工画鱼骨图的过程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去粗取精,找到存在问题主要原因的最好方式。但开创性的试点运用与推动过程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窍门可推广借鉴。
一是要请来诸葛亮,让诸葛亮畅所欲言。构成该工序人,机,料,法,测,环六大因素的主要当事者必须同时到场,否则缺席者被画上的刺多,“谁不在,把谁打成右派”;二是制定头脑风暴游戏规则,每位到场当事者必须都要发言,找原因时,要边说边画,不准打岔;三是深挖主要原因。通过讨论分析,主笔者集中多数人的意见,找出主要原因;四是针对要因制定对策。由QC小组组长主持,对每个主要原因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对策计划;五是要经领导批准,严格执行对策计划,做详细记录;六是做好资料整理。要整理讨论结果及相关资料并注明画本因果图的时间,地点和到场者签字确认。
该小组对此选题进行三次PDCA循环,通过三次因果分析制定对策计划并严格实施。特别对找到的主要原因“后刀面角度问题”进行了改进和巩固,最终消除了第三个主轴颈长期留刀痕的严重质量问题。
在机械系统QC成果发表会上,发表人一班长脸红了一次。是主笔在简化因果图时,将画在操作者上的“少教育培训”简化为“少教育”。而在北方“少教育”的含义是“缺乏教养”,有人格上的贬义之意,因此他红着脸提出保留原意“缺乏教育培训”,不应该简化成“少教育”。
最后成书时将“少教育”改为“少培训”。该因果图在国内是首张,后来的TQC推广中广为流传。
金广林写于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