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深圳质量领袖报道|中国华西胡宁:将质量基因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中
2024-12-306
深圳质量领袖为深圳市质量领域个人奖最高奖项之一,每两年一届,授予对我市质量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企业家,每届获奖者不超过10人。申请人所领导的企业需获得过“深圳质量事业突出贡献奖”或区以上(含区级)政府质量奖及相关奖项,并满足相关申报要求。目前,已有马蔚华、王传福、陈繁华、陈志列等一批优秀企业家获得该荣誉。
第六届(2024年)深圳质量领袖自2024年5月开始申报,吸引了航盛电子、长城科技集团、中国华西、中海油服深圳分公司、合口味、龙城服务集团、亚士德、科锐、公路养护等企业主要负责人申报,涉及智能制造、科技、建筑、能源、食品、道路交通、物业服务等全市重点行业领域。
我们跟随专家组的脚步,记录本届入围企业家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业创新故事,感受他们的奋斗与智慧、创新与坚守以及责任与担当。

2003年,深圳市步入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努力建设具有深圳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下,深圳建筑产业也迎来新的辉煌。这一年,大学毕业不久的胡宁成为了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的项目施工员。从基层施工员,到部门经理,再到部长、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再到2022年至今的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在中国华西摸爬滚打20余载的胡宁,不仅是深圳经济腾飞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深圳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担任公司管理层以来,胡宁参与或指导工程质量创优通过鲁班奖2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项,中国安装之星2项,中国钢结构金奖2项,省级优质工程奖30项;公司多次荣获中建协、中施企协、广东省、深圳市AAA信用企业及中施企协诚信典型企业、深圳市廉洁从业示范单位等多项奖项。如果说岁月如歌,那么胡宁正是用其青春的汗水谱写了其对建筑产业的热爱之情。中国华西于1982年8月在深圳注册成立,是深圳市第一批总部企业,拥有分公司12家、全资公司7家、控股公司3家,参股公司3家,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92亿元,累计竣工工程近2400余项,竣工面积超6000万平方米,用27项(次)“鲁班奖”书写了深圳建筑史上多个第一,先后承建深圳体育馆、广州美国领事馆、华为科研中心、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基金大厦、马来西亚登嘉楼州跨海开启桥等一大批国内外重点项目和标志性工程。质量和安全是建筑类企业的生命线。作为如此庞大规模的建筑龙头企业的实际管理者,从建筑施工岗位成长起来的胡宁,能否将工程施工和管理中严苛的质量要求,贯彻到领导力、战略水平、高质量发展理念和创新能力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决定着中国华西全面高质量发展的结果和水平,亦是深圳质量领袖评审考核的重点指标。在位于深圳福田区的鲁班大厦,面对评审专家组,胡宁及其团队所展现出来的对工程/产品质量的执着和理念,不由得让人期待,一颗质量管理领域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从2022年担任中国华西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以来,胡宁从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着手,创新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制定企业发展新的战略和策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助力企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财务指标持续向优,财务效率、预算管控有效提升。期间,胡宁在企业全面高质量发展上所作出的贡献值得高度肯定。
上任之初,胡宁就坚持以“文化强企”作为重要战略,积极探索建立“上下协同、内外兼修”的工匠精神企业文化落地机制,并形成《中国华西企业文化手册》,逐步将“善建”企业文化的精髓融入企业发展的各个层面,为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目前,中国华西成立了中国华西培训学院,开展了“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力研修班”“善建金梁”“善建青苗”等项目,开展了质量管理、技术研发等内容的素质提升培训80余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战略高度决定企业发展的高度。胡宁顺应国家发展战略,制定区域布局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拓展西北市场、华中市场、北部湾市场以及成渝经济圈,实施“深耕马来西亚,辐射东南亚”的发展策略,在建筑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该战略引领下,取得多项亮点成绩。比如,2023年新签合同额超240亿元,同比2022年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再创新高,提升19.8%,2024年新签合同额预计再次提升;积极承接海外市场以数据中心建设为代表的新基建业务,目前建设数据中心9个,建设面积超10万平方米,总造价近50亿元,是市场上首家实现土建+安装双专业全链覆盖并有建设成果的公司,且全链业务正延展到运维阶段;现已是数据中心行业实施项目最多,设计-采购-施工-运维一体化最早,品牌最好,市场认可度最高的建设代表;成立华西工程科技公司,成功研制出号称“空中造楼机”的超高层施工平台——华西轻量化模块式智能施工平台等。如何以质量改进和创新推动企业整体的转型升级?胡宁以“质量提升”(即提升工作质量、产品工作质量、企业运营质量)为主要工作思路,坚持“让用户满意 对社会负责”的质量理念,树立了中国华西良好的品牌形象与社会影响力。期间,构建了“1135”内控管理体系,建立了基于客户的“从经营信息到回款”流程、基于供应链的“从生产计划到支付”流程和基于预防控制的安全质量管理流程三项核心流程;强化了公司“抓总”、分公司“做实”、项目部“强基”的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层层制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而在品牌创新上,胡宁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推动公司搭建“3台1室”(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大技术平台,以及创新工作室),树立了中国华西良好的品牌形象与社会影响力。目前,中国华西已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拥有有效专利390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339项;研发完成国家级工法6项,省、市级工法201项,主编建设部规范1项,参编规范标准31项,获400余项次QC成果奖项。高质量发展成果喜人。高质量发展是否给中国华西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近年来,中国华西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提升,劳动生产率、净资产回报率长期保持行业先进水平;2023年,中国华西稳居深圳“建筑工程”行业前列,位列广东省500强企业第135位,同比上升11位;中国华西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创鲁班奖工程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等百余项荣誉,与国内外多家大型国内外知名机构和企业保持着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国有建筑企业。
胡宁说,中国华西对质量和安全的严格把控是刻进骨子,融入血液中的。事实上,由胡宁主持、参与编制的工法、专利中,获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法的有26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达12项。在胡宁的带领下,中国华西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